盘锦市大洼区:强化基层监督 拉近干群关系“最后一公里”
文章来源:辽宁纪检监察网发布日期:2024-04-03
初春三月,暖意融融,盘锦市大洼区王家街道石庙子村的村民心头也是暖暖的。拿到被原村支书侵占的20多万元征地补偿款,几位村民紧锁了两年多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,“要不是区纪委和镇纪委,我们上哪儿也要不回来这笔钱啊!”
今年以来,大洼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,着力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能力,持续推进全区党风廉政建设,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、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。今年以来,全区镇街纪委立案33件,同比增长25%。
群众动起来监督更有效
“自己是村干部,却还以他人名义冒领征地补偿。”不久前,大洼区西安镇正风肃纪监督员在走访中听到这件事后,立即向镇纪委进行反映。经过调查核实,涉及多人虚报冒领和挪用公款的案件在全区通报曝光,相关人员也受到党纪政务处分。
“这起案件从立案到调查终结仅用两周时间,通过该案件的严查快办,不但解决了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,还凸显了基层监督工作在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。”区纪委分管案件的副书记表示。
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,离不开群众的力量。打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难点、痛点和堵点,更需要始终依靠群众、发动群众。今年以来,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创新载体,拓宽、畅通信访举报渠道,持续发挥191名正风肃纪监督员作用,参与监督,激活基层监督“神经末梢”。截至目前,全区正风肃纪监督员共收集反映各类问题21件。基层监督的强化,还为提升基层治理创造了条件。走进田庄台镇,一条长4000米、宽5米的柏油马路取代了原来坑洼不平、尘土飞扬的土路,两侧商铺林立,统一规划,打造非遗传承。正是借助全省“微腐败”大清扫和营商环境问题监督行动的契机,镇纪委在监督过程中将修路作为重点线索,向镇党委政府多次反映该问题。后经过村、镇、市场监管局、综合执法部门多方努力,建成传统集市,打造大洼南部中心商圈,直接受益群众2000多人。
依托大数据线索及时查
一家水稻现代化示范区,没有大棚,虚假申报,就骗到国家财政补贴200万元……针对大洼区平安镇李某被留置、涉案金额超过200万元的情况,区纪委监委在督促区财政局和区农业农村局清缴违规资金的同时,建设“行权体系管理平台”,守住全区项目资金链“第一公里”。
通过大数据贯通监督治理体系,实现让监督寓于治理、以监督保障治理的方式,在大洼并非个例。针对套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问题,区纪委监委从监督执纪“后半篇文章”入手,建立补贴领取“大户”、各村历年申报总面积、补贴领取频次等6个监督比对模型,精准发现疑似问题,及时预警处置。
推广大数据监督,大洼区纪委监委坚持立足“监督的再监督”,将政府部门日常监督工作植入部门权力运行体系和治理体系。目前,公务车辆加油卡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、民政服务管理、六类监察对象监督等5个专项监督系统已经成型推广应用。
走向规范化制度立在先
走进大洼街道纪工委,同步录音录像、即时监控运行顺畅,集纪委办公室、信访接待室、标准谈话室等一体化的办公专区配置规范齐全,为充分发挥镇街纪委职责作用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。目前,全区16个镇街均建立了纪委办公专区。
区纪委监委统一设立纪检监察室,纪检监察室人员数量超过人员总数的一半,人员力量注重向执纪执法一线倾斜,全面实行乡案县审……日前,区纪委监委印发《关于规范县乡纪检监察工作贯彻落实意见》和《关于进一步提升案件质量的实施意见》等,科学调整机构设置和职能设定,强化内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,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,不断提升全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、法治化水平。
“下一步,我们要把握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要求,增强改革创新的高度自觉,坚持把践行‘两个维护’作为根本任务,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,坚持把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作为关键之举。”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,将通过不断总结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、工作方法、领导方法,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质量和水平。
今年以来,大洼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,着力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能力,持续推进全区党风廉政建设,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、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。今年以来,全区镇街纪委立案33件,同比增长25%。
群众动起来监督更有效
“自己是村干部,却还以他人名义冒领征地补偿。”不久前,大洼区西安镇正风肃纪监督员在走访中听到这件事后,立即向镇纪委进行反映。经过调查核实,涉及多人虚报冒领和挪用公款的案件在全区通报曝光,相关人员也受到党纪政务处分。
“这起案件从立案到调查终结仅用两周时间,通过该案件的严查快办,不但解决了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,还凸显了基层监督工作在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。”区纪委分管案件的副书记表示。
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,离不开群众的力量。打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难点、痛点和堵点,更需要始终依靠群众、发动群众。今年以来,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创新载体,拓宽、畅通信访举报渠道,持续发挥191名正风肃纪监督员作用,参与监督,激活基层监督“神经末梢”。截至目前,全区正风肃纪监督员共收集反映各类问题21件。基层监督的强化,还为提升基层治理创造了条件。走进田庄台镇,一条长4000米、宽5米的柏油马路取代了原来坑洼不平、尘土飞扬的土路,两侧商铺林立,统一规划,打造非遗传承。正是借助全省“微腐败”大清扫和营商环境问题监督行动的契机,镇纪委在监督过程中将修路作为重点线索,向镇党委政府多次反映该问题。后经过村、镇、市场监管局、综合执法部门多方努力,建成传统集市,打造大洼南部中心商圈,直接受益群众2000多人。
依托大数据线索及时查
一家水稻现代化示范区,没有大棚,虚假申报,就骗到国家财政补贴200万元……针对大洼区平安镇李某被留置、涉案金额超过200万元的情况,区纪委监委在督促区财政局和区农业农村局清缴违规资金的同时,建设“行权体系管理平台”,守住全区项目资金链“第一公里”。
通过大数据贯通监督治理体系,实现让监督寓于治理、以监督保障治理的方式,在大洼并非个例。针对套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问题,区纪委监委从监督执纪“后半篇文章”入手,建立补贴领取“大户”、各村历年申报总面积、补贴领取频次等6个监督比对模型,精准发现疑似问题,及时预警处置。
推广大数据监督,大洼区纪委监委坚持立足“监督的再监督”,将政府部门日常监督工作植入部门权力运行体系和治理体系。目前,公务车辆加油卡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、民政服务管理、六类监察对象监督等5个专项监督系统已经成型推广应用。
走向规范化制度立在先
走进大洼街道纪工委,同步录音录像、即时监控运行顺畅,集纪委办公室、信访接待室、标准谈话室等一体化的办公专区配置规范齐全,为充分发挥镇街纪委职责作用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。目前,全区16个镇街均建立了纪委办公专区。
区纪委监委统一设立纪检监察室,纪检监察室人员数量超过人员总数的一半,人员力量注重向执纪执法一线倾斜,全面实行乡案县审……日前,区纪委监委印发《关于规范县乡纪检监察工作贯彻落实意见》和《关于进一步提升案件质量的实施意见》等,科学调整机构设置和职能设定,强化内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,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,不断提升全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、法治化水平。
“下一步,我们要把握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要求,增强改革创新的高度自觉,坚持把践行‘两个维护’作为根本任务,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,坚持把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作为关键之举。”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,将通过不断总结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、工作方法、领导方法,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质量和水平。
分享到: